![]() |
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75年成立的齐齐哈尔师范学院音乐系。历经五十载风雨兼程、砥砺前行,现已建设成为一所学风扎实、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艺术人才培养高地。
学院学科布局完善,现拥有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本科教育涵盖音乐学(师范类)、音乐表演(含声乐、管弦、键盘、现代音乐等方向)和舞蹈编导三个专业方向,已构建了本硕贯通、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学院共有全日制在校生1023人,其中本科生879人、研究生145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84人,专任教师74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6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学位教师42人,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学院教学资源与设施条件优越,建有数码钢琴教室、电脑音乐制作室、音乐欣赏室、专业录音棚、音乐厅、舞蹈厅、管弦乐排练厅、合唱排练厅等一系列现代化教学与实践场所,总面积达到24600平方米,充分满足高水平艺术教学、创作与展演需求。
作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学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彰显办学影响力。先后获批成为黑龙江省首批“哈库麦勒”(达斡尔族歌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基地、教育部“中俄大学生艺术交流”实践基地、“高雅艺术进校园”巡演单位,为推动区域文化发展、促进中外艺术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院积极拓宽国际视野,先后聘请来自俄罗斯、奥地利、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及地区的音乐家,以及国内多位知名学者来院讲学与合作,持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近年来,学院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质量工程方面取得显著成果:音乐表演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音乐表演与实践研究生导师团队获评黑龙江省级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音乐与舞蹈学教师梯队获批齐齐哈尔市“音乐与舞蹈学”领军人才梯队;音乐表演与舞蹈编导文化传承创新实践教师团队获批齐齐哈尔大学第四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创新综合实践》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声乐》获评黑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教与学互融,演与创共进”—基于《艺术创新综合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荣获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管弦乐欣赏课程》获教育部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
学院科研实力持续增强,先后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训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182项。教师在《人民音乐》《中国音乐学》《黄钟》《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创作》等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发表音乐作品45首,出版著作47部,获批专利58项,获各类科研与创作成果奖130余项。
学院高度重视艺术实践平台建设与育人载体拓展,现建有交响乐团、民族乐团、爵士乐团、管乐团、舞蹈团、合唱团等多个高水平大学生艺术团体。近年来,各团体累计完成国家、省市各类大型文艺演出与校内外实践演出近400场,极大地推动了高雅艺术的普及与传播、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校园美育的深入开展和区域文化事业的繁荣,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舞台表现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艺术素养。
学院在精神文明与先优模建设方面屡获殊荣,曾获“黑龙江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全省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先进集体”、黑龙江省高校“百优党支部”、齐齐哈尔市第30届劳动模范先进集体、齐齐哈尔市“五一巾帼奖”、齐齐哈尔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齐齐哈尔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三全育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